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精选3篇)

【导语】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勤俭节约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目录第1篇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第2篇学生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范文第3篇勤俭节约主题

【导语】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3篇优秀的勤俭节约心得体会范文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 第1篇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
    第2篇学生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第3篇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800字

【第1篇】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

记得学前班的时候,学过《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小时候老师和父母也教育我们要节俭,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但是,你可知道,我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要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人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就能养3万多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就有400多个用水紧张,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5万多人吃上一年;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这几年不停地闹电荒、闹油荒,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1度电,那我们每年就可以少烧两亿多吨煤。节约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艰难”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毛主席一生倡导节俭,在战争年代他的衣服总是破了再补,补了再穿;朱德总司令在井冈山时,一副扁担总也不离身,到了北京还时常不忘种菜。雷锋叔叔节俭到连一颗螺丝钉也不放过……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看看我们现在,穿的新、吃的好、住的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俭节约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能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毛钱,那样的话,好多贫困的人口就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许多贫困学生就能圆了上学的梦啊!

【第2篇】学生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勤俭自古为美誉,节俭至今是佳称。”这一流传至今的古联说的便是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浪费自古为人所不齿。但是,勤俭节约这种美德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正在同学间悄然形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能够做到又有多少人呢?又有多少人能在消费时会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的情景呢?当某些同学大手大脚地随便花钱时,他们又是否想过,他们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血汗钱呢?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家庭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却勤俭节约的美德。“历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一个个因浪费而亡国的教训近在眼前,难道我们想重蹈覆辙吗?勤俭不仅是持家之道,更是立国之本。

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那么中国一天就会浪费十三亿冤啊!这个数子多么令人震惊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钱我们也不应该浪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浪费,就像“蚁穴”一样将侵蚀着立国的根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尚在心中回响。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从身边做起,从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一块橡皮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的精神参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记住:节约校园,从我做起!

【第3篇】勤俭节约主题班会心得体会800字

节约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读了《俭以养德》这篇文章让我了解了许多:直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家里还是经常穿补丁的衣服。是他家中贫穷吗?不是,他是领导人;是他不爱新衣服吗?不是,谁不爱美丽。如果,一个人过惯了节俭和艰苦的生活,那么就不会有迈不过去的坎,度不过的难关。据有关人员统计:毛主席的一双布鞋补了22次,一套军装补丁有76块,睡衣则有67块。毛主席能有补丁一身的光耀形象,是因为他补丁之多,实数罕见哪。毛主席的内衣内裤上更是五彩斑斓,有赤色、橙色、黄色、红色、青色、蓝色、紫色……与标准的老百姓一样“笑破不笑补”,只要不露肉,不透风就行。

这位伟人,有着一生用不完的美筵,正是因为他的节俭。冯玉祥将军教育儿子冯洪国也是如此:“儿啊,你要脱下军装、皮鞋到牛栅里去熏一下,闻一闻牛屎味,才会知道五谷香。古人说:奢能灭志,俭以养德。你虽然还不曾管事,谈不上奢华,但以你的穿戴上看,是危险的!”这蕴含着深刻道理的话“一板子”把冯洪国打醒了。他脱下了军装、皮鞋,换上了青年的便衣,穿上了粗布鞋。事情是这样的,冯洪国日本留学回国后,看望多年不见的老父亲,当父亲看到儿子身着西装脚蹬皮鞋,浑身散发着浓浓的香水味,便这样地教育自己的儿子。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补丁、牛棚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看到的是优越的生活环境,一到夜晚,万盏灯火大放光芒,一幢幢大厦顿时披上了宝石镶嵌的衣衫;一条条街道犹如星光闪耀的银河;再加上射灯如探照灯似的来回晃动,而在这闪耀着的美丽背后,又有谁看到了浪费的影子。的确,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应该有这样的享受。于是,节约也随之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这天中午,我经过学校的小店,里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啊!同学们进来时迫不及待,出来时满载而归,我尝点你的薯条,你吃点我的鸡腿,真是不亦乐乎。我在班级里简单地做了一个调查:平均每天到小店去4次以上的有6人;去3次的有10人;去2次的有30人;去一次的有7人;一次都不去的没有(因为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去了,虽然我去小店的次数不算多,但我也在去的行列中)。去小店为了买学习用品的占四分之一;肚子饿买吃的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二的是为了解谗,看到别人在吃自己也要吃,更有同学是拿零食当午饭,中午菜不合胃口就一倒了之。前几天班级里还掀起了一股风,看谁穿得最有品味,今天你穿李宁,明天我就要换上安踏,有人还嘲笑同学穿假。哎,我真想告诉大家,勤俭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不是攀比与浪费啊!

在班会课上,我和老师商量把《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推荐给同学们,老师同意了,听完了我对文章的介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啊!艰苦的生活虽然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度过难关;富足时豪华奢侈,穷困时将难以生存。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 争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例文2023汇编(精选7篇)

    【导语】争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例文2023汇编怎么写好?本文精选了7篇优秀的争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例文2023汇编,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目录第1篇争做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例文2023汇编第2篇四有教师心得体会:且行且思,争做四

    2024年2月19日
    00
  • 6gb+128gb和8gb+128gb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意思

    演示机型:华为p40系统版本:emui11.0.0以华为p40、emui11为例。主要区别在于:存储、运行内存、性能。1、存储区别128g存储容量要小于265g存储容量,内存容量的大小确实能够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内存容量已经越来越大存储越多,性能越好。2、运行内存区别8g运行内存要

    2023年12月13日
    00
  • 专科可以读安徽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吗?

    专科可以读安徽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专科毕业后工作经验满5年的前提下报名参加12月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通过统考及院校复试确认录取后,准备入学修读相关课程。来看一下详情介绍:专科读安徽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须符合基本报考条件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生统考,条件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23年9月8日
    00
  • 夜深人静超伤感的说说

    1、昨晚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在孤寂的夜里辗转,是否有人和我一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回忆凌乱了思绪。2、夜深的厉害。回荡在歌词里的甜蜜却不断在耳边环绕。情节是断续的回忆。3、每到夜深人静,我才倍感寂寞倍感心酸,孤单的人心易碎,总是看到别人双双对对,才感觉,一个人孤单,只是真心已不在,真心已不算。

    2024年1月27日
    00
  • 情人节表白的情话

    1、为你倾尽所有的情,为你灌入所有的爱。2、想你,是甜蜜和心痛,是甘心情愿的等待,只恨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3、我喜欢你,决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说说而已。时光会是我爱你的最美证明。4、遇见你是命运的安排而爱上你是我情不自禁。5、如果生命只剩下了一分钟,我愿意用59秒去爱你,剩下一秒,回忆我爱你的过程。

    2024年1月21日
    00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什么意思

    三国的时候,孙刘联合抗曹,以东吴力量为主,周瑜设计谋火烧赤壁大胜曹军,诸葛亮却趁机夺了荆州。东吴派人来要,刘备听从诸葛亮建议,借口暂借荆州,等谋取西川以后就归还。但夺取西川以后,却一直让关羽守护荆州,并无归还的意思。这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由来。现在说刘备借荆州就是有借无还的意思。延伸阅读刘

    2024年1月13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