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蛾子是什么意思啊( 说文解字中巧说年,喝碗汤滋补)

幺蛾子。春节相聚,觥筹交错免不了,在尽兴酣饮之时,你说否知道,在汉字里面,也藏着许多关于喝酒、吃肉、喝汤的故事?酒是必不可少·汉字中呈现的饮酒规矩“饮”字原是个酒鬼说到酒,便不得不说一下“酉”字。甲骨文中“酉”字像个酒瓶的模样,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却被假借代表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

幺蛾子。春节相聚,觥筹交错免不了,在尽兴酣饮之时,你说否知道,在汉字里面,也藏着许多关于喝酒、吃肉、喝汤的故事?

酒是必不可少·汉字中呈现的饮酒规矩

“饮”字原是个酒鬼

说到酒,便不得不说一下“酉”字。甲骨文中“酉”字像个酒瓶的模样,后来这个本义消失了,却被假借代表地支(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第十位。在汉字中凡与“酉”字组成的汉字多与酒有关。如:酣、醉、酿等。

“酉”字的演变

在当下的生活中,应酬是一件让许多职场中人叫苦连天的事,其实这个“酬”字也与酒有关。商朝灭亡,有人说“商以酒亡国”。周夺得天下后,周公作《酒诰》,严惩聚众饮酒闹事。周朝为防止滥酒酗酒,订立了许多的规矩。宴会开始,主人给众宾客斟酒称之为“献”。众宾客喝了,又给主人敬酒,称之为“酢”。主人将客人的敬酒饮毕又自饮后,再次斟酒回敬客人,称为“酬”。至此礼尽。主献宾,宾酢主,主再酬宾,交替进行,有规有矩,从而避免了滥酒、酗酒。今天,这套规矩在山东许多地区依然沿用。

商朝以酒亡国和周朝设立监酒的规矩,从甲骨文“饮”和金文“醧”字中也可窥斑见豹。

“饮”字古写,其字从酉从欠就是守着酒缸大张口,“今”是其声部。“欠”字本义是打哈欠,用在古写的饮字中只取张大口的意思,因为此时饮酒者精神振奋绝对不可能想睡。“饮”字的甲骨文更为形象直观。右边的人字正是酒徒,脖子伸的非常长,口下加一个大字,表示大张其口,似乎要吞掉酒缸上的漏斗。其馋像可见一斑。试问这酒徒是何人?自然是殷商之人了。商朝灭亡后,周朝的统治者嫌甲骨文“饮”字长颈大口不符合周礼,于是改成“今”字做声部,其意是为了掩饰饮酒者的丑态。至于后来的从“食”部乃是汉字隶变之后才出现的。

“饮”字的演变

“醧”字本意是监酒

前面说了,周朝建立后,为了防止滥酒、酗酒制定了许多关于饮酒的规矩。除了“献”“酢”“酬”之外,还有一个与规矩有关的字——醧(yu)。

周朝礼仪规定,宴聚饮酒时,座中必须指定一个人当“醧”,此人必须是滴酒不沾这样就可以避免饮酒者酒后闹事,因为在整个酒桌上总有一个人是清醒着的,可以有效维持秩序。由此联想,若在广泛应酬的今天也实行“醧”的规矩,想必可以有效地减少醉驾,酒后肇事等行为。

“醧”字的金文左边是一缸酒,右边的人扭头向后,表明他滴酒不沾。前两年笔者路过山东济南,见到一家酒店,名叫“醉醧”,很多人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出处也正是我们前面所述。试想连“醧”都醉了,宴聚当是何等的欢快!

与酒有关的字还有“配”与“医”。“配”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个酒瓶,右边是个半跪着的人,表示抱着酒瓶配酒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配”称之曰:配,酒色也。许多后来者介绍“色”为颜色,其实不然,这里的色应该指酒的成色,也就是成分。酒的成色是由酿酒师掌握勾兑而出,我们今天所说的“配合”即源于酒的勾兑。

“配”字的演变

医字的繁体字写作“醫”,其下面是一个大酒缸,也表达了在中国麻沸散发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医生动手术主要是靠酒来麻醉病人,从而减轻手术中病人的痛苦。再看“医”字的上半部分,工具箱中有一个箭簇(矢),表示医生用箭簇来为病患放血,在工具箱右边的“殳”本义是武器,这里借用过来表示医生用于手术缝合的工具。由此而观,古人造字是多么的费思量啊!试看简体的“医”字,只剩下工具箱里的箭头了,若医生只管放血,那么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

“医”字的演变

无肉不成宴席·从“炙”与“烤”开始

“肉”字有一个独特的含义

春节假期里,宴请新朋旧友,桌上自然少不了肉。“肉”在甲骨文中就是一块肉的形状。肉字的本义是指动物的肉,后又引申为蔬菜瓜果等去皮去核后的中间部分。

我们现在经常说“肌肉”,其实“肌”字与“肉”字在先秦时期各有含义。“肉”字指禽兽的肉,“肌”则是指人的肉。这一含义在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中扔隐约可见。譬如:我们说某人经常去健身,腹部练出了八块腹肌,而不说“腹肉”。我们去菜市场去买牛肉、羊肉,而不说买“牛肌”“羊肌”。

“肌”字的演变

“肉”字的演变

此外,肉还有一个独特的含义,是指古代圆形有孔钱币和玉器的外围。孔内叫“好(四声)”,孔外则称“肉”。凡玉器,孔外大于孔内一倍者叫做“璧”,孔内大于孔外一倍者,叫做“瑗”,孔外孔内都一样大则称之为“环”。

在汉代以前,凡由“肉”部组成的汉字几乎全与肉有关。从汉代开始,从“肉”的字与从“月”的字开始混为一谈,但却仍可从词义上加以区别。如“朗”“朦胧”等由“月”字组成的字,都有“明亮”之义,而“肠”“肚”“肺”“脚”等带有“月”的字都与肉有关。

“烤”字是一个后造字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肉的烹制也是花样日新,不再局限于炒、炖等。许多家庭现在时兴吃烤肉,即将肉切块,用调料煨好,然后放入烤箱内烤制,这样既健康又能保持肉质的鲜美。

“烤”字在甲骨文和篆文中都不见踪迹。“烤”字是在明代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汉字。关于“烤”字还有一个与齐白石相关的故事。

从前,北京什刹海东边有一家餐厅叫做“烤肉季”,店牌由齐白石书写。三个大字的后面有一段关于“烤”字的考证,齐白石说“烤”字书上没有,本应写作《易经》上的“家人熇熇”的“熇”,但又考虑到词性与“烤”不符(烤是动词,熇是形容词),迫不得已勉强写作“烤”字。

虽然甲骨文和篆文中不见“烤”字,但却能找到与其字义接近的“烄”字,看甲骨文中的“烄”字触目惊心,根本不是在烤肉而是“烤人”。“烄”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交木燃也”。但我们看“烄”字的甲骨文,却不见柴堆。“烄”字的甲骨文下面是一个燃烧的火盆,上面是一个翘着二郎腿的人。我们对此不免有不解,为什么被火烧的人还如此悠闲?

其实“烄”并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在商代,每逢大旱季节,人们便纷纷求天降雨,即下面准备木柴、火盆,将人缚于其上,用这样的方式胁迫上天降雨。与“烤人求雨”类似的仪式在山东一些农村仍然可见。每逢久旱未雨之时,村民便会敲锣打鼓地将附近城隍庙里的木雕城隍老爷抬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以此让城隍降雨以救濒临旱死的庄稼。

“炙”字是一块烤肉

在古代烤肉叫做“炙”,“炙”字上肉下火,辛弃疾《破阵子》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炙”即烤肉。由此而观,当下人喜欢吃烤肉可谓是返璞归真。

与炙肉相关的还有炮(bao)肉与燔肉。

“炮”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毛炙肉。即将禽兽宰杀,剖除内脏,置入调料,除尽毛羽,用湿泥包裹,投入火中烧熟。其制作工艺颇似洪七公最喜欢的叫花鸡。

在东北有一道非常有名的菜,通常写作“锅包肉”,其制作工艺和古代的“炮肉”如出一辙,只是将湿泥包裹换成淀粉沾裹,把烘烤变为过油烹制。因此,故应写作“锅炮肉”。

至于燔肉,则可用当下一句流行语来概括,即高端、大气、上档次。《说文解字》释为:社稷宗庙的“火熟肉”燔肉是周天子馈赠同姓大夫的高档礼品,受馈赠者认为这是至高规格的政治待遇。东周末年,周天子势微,诸侯争霸,各诸侯王强迫周天子给他裂土封王,周天子无奈只好给其送去诏书和燔肉。

喝碗汤最有裨益

益字就像一碗汤

在笔者的家乡,宴请中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讲求双数。汤是宴席的压轴菜,当主人将汤端上酒桌则表明饮酒该结束了,紧接着主人便会将主食端上来。细细品味,这是符合养生的。大量饮酒之后,喝上一碗汤,既解酒又养胃,是最有裨益的。

试看“益”字的甲骨文和篆文,多像一碗汤。皿像碗形,高脚、宽口,水横置在碗上。《说文解字》中用“丰饶”的“饶”字来解释“益”字,即汤是膳食之外的添益,凡物有增添则丰饶。

“益”字的本义是“水漫出来”,如果再在“益”字的旁边加上水部,那么就会好事变坏事了,江河横溢,造成多大的灾难!因此由“益”到“溢”体现了中国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理念,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与“溢”同音的还有一个“镒”字,是一个计量黄金的重量单位。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规定:十六两算一斤,二十两为一镒。一镒较一斤多出四两,有所添益。同样是取益字的本义。

“幺”字是指单细胞生物

据《说文解字》中解释“兹”与“益”同义。兹字的意思是草木生长繁殖,数量不断增多。“兹”字下面是两个“幺”字,幺字的意思是微小,我们通常也把家里最小的孩子称为“老幺”,粤语中也有“幺叔”“幺婶”的称谓,其都是取“幺”小的意思。东北地区有个词叫“幺蛾子”,意思是不易让人觉察的坏主意、鬼点子。既然不易察觉,自然也就包含“小”的意思。

“幺”字的演变

“兹”字下面的两个“幺”字还含有单细胞生物的意思。“几”字的繁体字写作“幾”,上面也有两个“幺”字。《庄子》中说,生命起源于“几”,“几”即一种能分裂繁殖的单细胞生物。由此我们再看“兹”字的解释就更加清楚了,草木生长繁殖,如何繁殖?自然是依靠细胞的分裂。

“几”字的演变

汉字真是包罗万象,诚如老子《道德经》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古人造字的智慧让人惊奇、慨叹、观止。

大吃大喝要防上火·与人体相关的火

“耿”字原是指耳朵发烧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不断,免不了大吃大喝一顿,因此要注意身体上火。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暗藏着许多的“火”,这些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一旦外部条件能构成诱导因素,它们便会显露出来危害人体健康。

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面红耳赤”,实际上这就是人体内的虚火上升所致。什么叫做“耳赤”?顾名思义就是耳朵发热。“赤”字的篆文上大下火,大火即为赤。如此看来,耳朵发热即耳朵有火。

“耿”字的演变

耳朵有火即“耿”字。《诗经》中有“耿耿不寐,如有隐状”的句子,意思是说,耳朵发热,热得睡不着觉,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现在也经常说:“我耳朵热,是不是有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因此,按照古意,耳热会让人陷入一种窘迫的状态,并因此引发担忧。所以造字者用耿表示人的羞窘表情。即耿字是窘字的古意字。而我们现在常用的“忠心耿耿”“耿耿星河”,已经完全丧失了羞窘的含义,原因就是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耿字被借用(汉字中被借用的现象很多),而且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耿字的本义便被隐藏,于是不得不再造出一个“窘”字。窘字上面的“穴”指山洞,随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住在山洞里的人们便会感到困窘、羞窘。

“痰”由“疢”发展而来

与“耿”字相近的是“烦”字。烦由火和页组成。“页”字在甲骨文中上部像一个头,中间有眼睛,头顶有三根毛,头下是朝左半跪的一个“人”身。“页”字的本义就是头。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页,头也。”至于“一页书”的“页”,那都是同音假借,和耿字一样,与“页”的本义无关。在汉字中,由页组成的字大多与头有关,如:须、颈、额、颧等。

“页”字的演变

“烦”字即头上有火,即头痛发烧。古人说“烦忧”,多即指感染风寒而发低烧。中药中有一味草药叫“忘忧草”,其功效即是可治疗头痛发热。

现在我们去医院,医生常说:“你体内有炎症,需要吃点消炎药。”其实所谓的“炎症”,中医解释为“有火上冲”。《说文解字》中说:“炎,火光上也,从重火。”两火重叠,表示光焰上冲,火愈大,光焰上冲逾高。由炎字组成的痰字属于后起字,《说文解字》中并未收录此字,其原因即古人在使用篆文时,痰字并未造出来。《新华字典》中解释痰为:气管、支气管粘膜分泌的黏液。

与“痰”字形相近的字是疢(chen)。篆文中疢字病床上躺着的不是人,而是燃烧的火,由此可见“疢”字意为病人发高烧,而痰字在疢字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把火,因此势必将病人烧得身体分泌黏液并积聚成痰。

由此可见,痰字虽是后造之字,但依旧遵循着汉字的造字规律。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海军

编辑:于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家在公租房生活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家在公租房生活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相关推荐

  • “小包裹”里有“大民生” 快递业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202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刚刚过去的“双11”,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77.67亿件,同比增长超过25%。 今年以来,中国邮政快递业持续快速发展。10月23日上午7时39分,2023年中国第1000亿件快件产生,比2022年达到千亿件的时间提前了39天。 “小包

    2023年11月23日
    00
  •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分录(应付债券(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现金为王的财务思维#一、一般公司债券1.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条件 当市率大于面率时 当市率小于面率时 当市率等于面率时发行价格 折价 溢价 平价2.一般会计分录(1)发行债券时:借: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折价时)贷: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溢价时)债券 发行

    2023年12月3日
    00
  • 买了新笔记本,要商家送我一个系统盘,商家不送,说电脑硬盘里有出厂时厂商给的系统,想问一下硬,某品牌电脑进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某品牌电脑进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某品牌电脑进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请问机械革命电脑是哪个国家的?2、买了新笔记本,要商家送我一个系统盘,商家不送,说电脑硬盘里有出厂时厂商给的系统,想问一下硬?请问机械革命电脑是哪个国家的

    2024年2月8日
    00
  • 兔宝宝地板怎么样(板材兔宝宝和千年舟哪个好(帮你轻松选择))

    兔宝宝地板怎么样?大家好,我是成都全屋定制阿伟。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的品质,在装修上力求完美,板材的选择更是不可马虎的一项,可是市面上的品牌众多,挑选合适的板材品牌是一大难题。那么,板材兔宝宝和千年舟哪个好?兔宝宝好还是大王椰好?一.板材兔宝宝和千年舟特点解析1.兔宝宝和千年舟的品

    百科 2023年7月28日
    00
  • 一天赚到二十万黑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去买一张彩票。运气好的话,第二天就可以赚到100万。 想赚到100万且是在一天之内赚到,不是不可能,关键是看你投入了多少钱。买彩票中奖。现在很多人每天都坚持买彩票,钱…

    百科 2024年1月2日 上午11:31
    00
  • 午夜出租车(午夜出租车)

    午夜出租车。2003年的冬天北方城市这天天气异常的寒冷,一位出租车司机决定再拉一位乘客就回家,可是路上已经没多少人了本来天气也冷。司机心想在没有客人就准备回去了没,突然发现前面一个白影晃动,在向他招手,本来宁静的夜一下子有了人反倒不自然了,而且,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想起了一种,人不想想起的东西,那就

    2023年11月28日
    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关注微信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296358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